大世紀(1625~1700)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臺,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十七世紀初期的法國繪畫依然受義大利和北方法蘭德斯的影響。直到烏偉為巴黎藝術界注入活力,創造出有別于義大利的法國巴洛克樣式,而普桑的崛起,將法國繪畫導入克服此一巴洛克樣式,建立了其他歐洲國家前所未見的嚴謹理性、靜謐細膩的古典主義樣式,開啟了法國藝術的黃金時代。
享受愉悅生活的時代(1700~1789)
十八世紀法國美術的世界里,產生了明顯的變化。曾被奉為圭臬的古典主義理想開始動搖,畫家將注意力轉移至更為現實的人類和自然上;感情世界取代了學院的理性精神。
從華鐸充滿哀愁的“雅宴”,至弗拉格納敏感的感性世界,十八世紀對人性感情的表現極為洗練,夏丹、布榭雖為學院畫家,卻能從嚴格的宮廷繪畫體制中獲得相當自由的發揮空間。
此時,皇室和貴族成為藝術的主要贊助者,十八世紀法國繪畫的華麗風格,交織成為凡爾賽藝術的榮光。
效法古風——英雄時代(1780~1815)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制的興起,深深地沖激了法國當時的繪畫,開啟近代繪畫的先聲。
十八世紀中葉到末葉, 由于龐貝古城的發掘,歐洲知識份子對古代希臘、羅馬的興趣驟增,藝術家試圖回歸古代去尋找靈感,偶而以更強烈的方式反抗所有巴洛克風格的創作;這種古代品味從十八世紀后半到十九世紀初,產生了以大衛為中心的新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追求理想美的典范,更以提供大眾美德教育為己任。
浪漫時代(1800~1860)
法國大革命造成價值系統的全面崩潰,畫家、詩人、音樂家因而傾向于反社會、強調個性;“個性美”取代了“理想美”,浪漫主義因而在一八二O至三O年代風靡法國和全歐洲。
珍視個人感性的浪漫派藝術家,反社會的態度有時變為逃避現實的歷史回味和異國品味,于是東方阿拉伯世界所流行的各種幻想故事,成為浪漫派最適切的題材。安格爾和德拉克洛瓦是代表人物,這種態度有時則演變為革命熱情而試圖改變現實。
浪漫派繪畫重視的是栩栩如生的生命感和動感的表現,畫面講求全體效果而非細部修飾。
寫實主義(1848~1880)
一八三O年代以后,產業革命的成果明顯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此際活潑發展的寫實主義繪畫,完全將目光投注于周遭日常生活現實環境中,恰好與擴大現實世界的浪漫主義的戲劇性、非日常性形成對比。
“寫實主義”一詞早在十九世紀初的哲學領域即已出現,但直至一八三六年新聞記者蒲朗許使用這個名詞,才確立了寫實主義的美術基礎,一八四O至五O年代成為主張明確的‘主義’。寫實主義要求正確、完全、忠實地描寫當下生活的社會環境,譬如庫爾貝等畫家利用寫實的技法,描繪當時不太被重視的農民和勞動者,所代表的理念恰巧與學院理念反其道而行,成為具有革命性的開創之舉。
印象主義之光(1860~1900)
十九世紀后半的美術,確立了文藝復興以來古典主義藝術觀的崩解,取而代之的是新樣式的摸索時代。
一八七四年四月,三十位藝術家于巴黎歌劇院附近、攝影家那達的工作室二樓舉行了一次聯展,記者路易.樂華在一則標題為‘印象派畫家的展覽會’的報導中,提及參展者之一莫內的畫作‘印象.日出’,印象派的名稱于焉誕生。
印象派繪畫的出現,顯示了畫家擺脫傳統的意愿,他們眺望自然并再現自然,捕捉的事物正是閃動的光影和色彩,同時也顯現了真實生活的現代性,為世界開啟了新視野和新道路。
自然與理想(1870~1905)
十七世紀學院所建立的美學觀,隨著時代而逐漸改變,印象主義的出現帶來的改革加速了此種變化,并且循著兩條軸線進行:累積新經驗并加深與傳統的距離,以及將舊技巧融入新局面,創造了吸引觀眾的現代繪畫。
此時,法國畫壇分為兩大流派。一個屬于后印象和新印象主義的延伸,他們反對獨立沙龍或最后一次印象派展覽的造形與意識型態,例如塞尚,以形體結構的研究超越了印象派的課題,也為現代繪畫的發展開啟新的路線。
另一流派則包括了源于印象派技巧而采取鄉村或都市主題的自然主義藝術家,以及象征主義藝術家。 |